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旨在消除限制经济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借助协调统一进而形成最适宜的国际经济地域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相邻国家(地区),为建立区域经济集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通过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有步骤、分阶段地消除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别待遇,实现各种要素资源或产品在本地区自由流动配置的过程或状态。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关键,通过区域内各产业的密切合作、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场的协调机制作用、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推动区域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以及地区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合作发展的措施,需要展现区域内各产业或市场主体的协调合作发展功能,加快建立平等、开放的市场、升级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以及建设地区城市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是在经济或产业不断成长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提高区域内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或完善区域内经济政策等,以便区域一体化作用于各种要素资源流动,最终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会推动区域内贸易总量的增加,而且还会推动各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促使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缩减企业间交易成本,因为交易成本广泛存在于经济体之间的交易之中,并且由于一些地区的限制政策会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取消这些限制措施,进而降低交易费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扩展要素供给来源渠道,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要素以及优化配置,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对原来要素供给缺乏的地区十分有利;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利于激发地区各企业之间竞争,增强市场开发度和竞争性,企业为了在区域内生存,都竭尽全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组织管理,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给企业带来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贸易量的增长。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来往上互相协作,进而彼此之间关系逐渐加深,构建良好的经济产业结构和适当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态势。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形成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在区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且推动区域的人口、经济、资源等向更高层次演进,以达到区域内经济增长。
一个区域是否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一是要看该区域是否有效发挥了其比较优势;二是看该地区居民的可支配购买力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三是看该地区的生产要素能否自由流动;最后看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否得到很好的实行,各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是否实现了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以市场化作为方针指导,由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就是需要积极利用各区域的优势禀赋,所以区域间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产业分工深化,使得区域间实现分工恰当、协作良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进一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各地区应发挥自身优势,国家政策的发布要结合当地实际,并且在促进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增长时,也不能忽视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总体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可以利用先发地区的优势带动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各区域协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内外要素资源的有效分配,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区域不平衡具有普适性。一个国家或地区总是需要先发展一些在短期内能做到自力发展的区域或产业,然后迅速吸引大量的生产要素,促使经济迅速增长,此时的经济增长会大大加剧地区之间差距。
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拉大会造成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平稳,会使区域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以及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促进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同步平稳增长,增强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综合实力。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学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有利于实现区域间良性和谐竞争、分工合作、联动发展以及推动宏观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群网络系统理论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表现为单中心城市主导、多中心城市间竞争和网络化依赖与竞争三个逐层递进的阶段。城市群网络化作为当前在国家区域内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承载模式,是城乡之间多种物质动态联系的最高阶段,也是区域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和城市体系成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城市群网络中,各种生产要素资源跨界流动,城市群通过网络发展形成的协同效应,以促进生产资源要素在城市网络区域内的集合和配置。
城市群通过城市引力场的作用形成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城市引力场主要有吸引力、商品交换、通达性和网络系统四种。在这四种引力场的作用下,城市群可以形成一个牢固平衡的城市网络系统。
城市流在城市网络系统的构建中,网络内各个城市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据各城市之间城市流的强度差异,可以将各城市区分为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和节点城市,连接上述这些结点后就构造出城市网络系统的基本形式。在基本形式中,每个结点代表城市网络中的一个城市,而结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城市网络连接的交互关系。
在城市网络系统中,网络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网络要建立在各个城市节点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即相互性是城市网络的核心。合作是城市网络系统中各个城市间固有的关系,并且由于信息化的影响,城市网络的发展日益迅速,城市间的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的重要程度更加凸显,在合作协调中产生的规模经济对于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合作是城市网络系统的主要基调,但城市网络系统中各城市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偶发的竞争关系,这些偶发情况包括行政区划、作为门户城市的竞争、经济周期的影响等。竞争关系通过强调单个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集聚和转化能力,提升了城市的内在竞争力,合作关系则通过强调各个城市间的网络合作互动能力及其在网络中的结点优势,催生了城市的外生竞争力,因此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联关系也是推动城市网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