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消费者经常会做出违背经济合理性的行为。
2008年9月,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伊藤洋华堂超市推出了“现金返利大促销”。活动会向顾客返还消费金额的20%,逻辑上算其实等同于八折促销。顾客结账以后,还需要排队领取现金,既花时间又费精力。但若将形式换成打折促销,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个事实表明,消费者的行为并非完全受理性驱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心理因素的影响。规避损失心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规避损失心理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意指人们经常不平等地看待损失和收益,在相同的金额下,损失带给人的感受远远大于获得。同样是1万日元,比起得到1万日元的快乐和满足,损失1万日元的痛苦与懊悔更令人记忆深刻。所以人们的行为总是强烈地倾向于规避损失。
同样的折扣,要是仅有“打八折”三个字,可能让消费者产生怀疑与警惕的情绪。但是如果标明打折理由甚至返还现金,消费者则由此判断“不会损失”从而触发购买行为。
这种心理同样可以在卖方身上发现。对卖方来说,损失主要来自零售产品,可分为两种:一是因为滞销出现的成本损失;另一个是本来可以售出的产品,却因为备货不足而错过销售机会的机会损失。换言之,机会损失即是指某个产品备货充分时能够售出得到的最大利益。
商家可以计算出成本损失的具体数值,却无法直观地感受到机会损失。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运用消极的采购方式减少成本损失。但是,如果店铺陈列的产品数量不足,宣传的力度也会随之下降,那么这些产品将难以吸引顾客,得到他们的认可。商店滞销的产品就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商家极易陷入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均衡模式。
7-Eleven为了杜绝类似的恶性循环,采用了单品管理的方法。
员工在采购产品的同时,还要承担管理产品的责任,这一流程可概括为建立假设,积极订货,事后验证。这种方法下,机会损失可以通过预估化为具体数字,让员工直观感受到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是多少,从而引起关注,让卖方产生积极采购、减少机会损失的动力。商家或是在门店内大面积地陈列产品,或是在待客与服务上精益求精,以此向顾客传达到他们对产品的自信,让顾客感觉:“买了这个绝对没错”。
当卖方脱离了规避损失的心理,以挑战精神积极对待经营时,买方也会随之脱离规避损失的心理,触发购买意愿,积极地选购产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