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红人元年”。一批红人在最好的时代登上舞台,在互联网中开启一个新的世界。
克劳锐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粉丝量超过1万的红人达900万+。2019年-2020年期间粉丝量超过1万的红人增量达到64%,粉丝量超过100万的红人增量达27%。
红人创作优质内容,并且作为新的社交流量中心在分享、互动中成为粉丝的品位代言人和价值观同盟。他们不仅是意见领袖,在市场经济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2021年中国数字营销趋势》统计,2021年62%的广告主将社会化营销的重点放在短视频及红人营销,近三年红人投放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在最好的时代,红人收获着社交资产带来的商业价值。
那么红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天下秀董事长李檬在《红人经济》中曾这样描述:红人始于“叛逆”,渐成潮流,最后回归主流。其中的叛逆,就是巨浪袭来时充满个性的浪尖的“潮”。
出名的红人,就是抓住了浪尖的“潮”。这股“潮”所带来的机会,在广义上我们便称之为红利。但从狭义来说,红利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政策、流量、工具、渠道……千人千面。
社交媒体时代,“红利”该如何理解?我们认为,在特定的场域空间里与大量受众产生关系,收获较高影响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价值。从这个维度看,“红利”便有了另外一层含义:红人之价值。
事实上,红利已经不是粗放式的改变,红利已经变得具象化。它不单纯指一个时代机会和所获价值,它还是一种持续创造的结果和良好生态下的产物。
这一切,我们在红人系列视频《“红”利》中,都能看到“红利”的意义所在。
红利,一种利己又利他的价值
稻盛和夫曾说,“利己则生,利他则久。”利他是一种高级的“利己”。这句话放到红人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企鹅智库数据显示,有近八成网民经常或者偶尔会出现想获取特定信息或资源,却无从入手的情况。说明人们是始终都在追求“有用”内容。
当一个人去主动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他便有了成为“红人”的可能性。这与红人成长路径是一致的,即第一步在于“输出”。
随着人们对“有用”内容的需求升级,用户不仅需要解决生活或工作上的难题,也需要各种精神层面的补给。创作者依旧能够基于自身身份输出承载习惯并实现情感连接的优质内容,满足用户在情感释放,价值观共鸣与知识获取上的精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一直在输出,在做一件“利他”的事,同时他们也因为这件事,持续收获着用户信任,在一个特定的社交场中产生强社交关系,从而走红,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红人”。
相比于普通人,红人的粉丝有着极大倍数的增长,其可以管理的社交半径被进一步延伸,于是内容、流量、粉丝和影响力便形成了社交资产。
对品牌来说,红人的社交资产可以帮助品牌找到自己的用户,树立产品价值,输出品牌理念,形成不同的互动方式和营销方式,从而触发用户的“五感”,最终形成拥有用户和粉丝的消费品牌。
于是红人的价值被逐渐放大,职能也得到延伸,红人成为连接品牌和用户的“任意门”。红人商业模式建立,最直接的便是商业价值得到提升。
红人在不断得到物质刺激后,获得更强的创作驱动力以及创作能力,比如升级拍摄设备、更新创作模式等等,来源源不断地反哺创作,在内容层面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效果。
放眼平台,优质内容带来流量增量和价值增量,同时用户的粘度也大大提升。从满足内容需求到促进内容消费,红人对平台也有着推动繁荣生态的隐性价值。
于己、于粉丝、于品牌、于平台,“红利”存在于各方之间,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正向的、持续的声量循环和价值提升。
红利,一种持续创造的结果
拥抱红利,是创作者成为红人之后的一种既得结果。
但如今互联网的节奏过于快速,从用户到内容生产者,都生存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里。尤其是在红人领域,风口接茬滚过,人设大浪淘沙,并不是所有的创作者都能时刻拥抱红利。
因为“红利”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是唯一的,也并非必然的。只要认真观察过红人的成长路径,就会发现一个共性:“红利”是红人主动且持续创造出来的。
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无数创作者,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只要想法、创意够好,所提供的内容有差异性就一定有机会,因为人们永远需要话题。在信息洪流中主动出击,做最前面的一朵浪花,意味着拥有被看见的可能性。
至于如何能够持续红下去,我们认为,好的创作者必备元素就是拥有持续输出原创优质内容的能力。有一些红人可以复制,有一些拥有“人设”的红人是不可以复制的,也有一些红人是依托于平台的崛起和流量。
迄今为止有很多现象级的红人继续还在红,个中缘由就是他们持续输出的内容必须足够优质,并且有自己的价值观,成为粉丝们的品味代言人、思想代言人,得到粉丝的认同,并建立长久情感连接。
红人商业化同理,人们的消费决策已经不再是以品牌为中心,而是由红人、朋友推荐、算法推荐和品牌共同构建消费决策的四大维度,其中3个都与“红人+内容”相关。用户的心思会停留多久,决定了红人的实际商业价值。
持续生产内容,主动和粉丝沟通,是长红的基础,也是拥抱红利的基础。这一点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换言之,你若花开不败,清风盈香满怀。
红利,一种良好生态下的产物
谈到红人红利,我们总是习惯将目光聚焦于个人价值,拥有多少粉丝、获得多少品牌青睐,有时候便会忽略红利产生的生态。
正如新理论鼻祖熊彼特所说: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都不能造出一辆火车出来。只有从马车跳到火车的时候,才能取得10倍速的增长。
当红人踏上一列疾驰的火车,其本身也会得到倍速发展。当然,这列火车必然是有着良好的红人成长空间和处在正循环、高增长的发展轨道。
其中,繁荣的内容生态是红人成长基础。以多元内容为支撑,势必会抓住更多用户群体,平台拥有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用户基本盘,对红人来说便拥有可预见的发展空间。
同时平台在垂直内容领域深耕,持续向下探索,不仅会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也会吸引大批新用户。加强纵深渗透连接能力,会让更多有价值、有水平的专业人士成为领域红人。
平台的社交环境则会影响到内容影响力的扩散程度。当平台拥有开放式的社交氛围,意味着平台为所有用户都提供了可以展示自我和表达观点的场地,正好满足了用户社交中的强需求。于红人而言,与粉丝的沟通会更加直接,更容易提升粘性和增加信任。
“内容+社交”的平台生态为红人提供了快速成长空间,完善的商业化生态更促进着红人的IP孵化和价值放大。
从品牌营销的目的来看,无论是提升声量、吸引关注,还是品牌塑造、沉淀用户,都离不开红人内容的加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商业化生态对内容的营销效果会起到放大作用。
以微博为例,拥有信息流、视频类、曝光类、话题类、搜索类、程序化、创新类、聚宝盆八大类型的商业化产品,微博能充分调动起平台资源,将红人内容价值最大化,为品牌带来流量的同时也为红人商业化加速。
随着更全面、更垂直的内容生态建立,更多样化的商业化产品推出,更差异化竞争壁垒的建立,平台的价值空间会进一步打开。平台、品牌、红人之间便会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产生更多关于红利的想象。
结语
红利代表着什么?
它已经不是粗放式的概念,它有着具象化的表现。红利之下是桥梁,连接起红人与粉丝;红利之下是坦途,商业化加速,前进中成长;红利之下是阶梯,从提供价值到收获价值到实现价值,步步登高。
每一种红利表现,都在微博x克劳锐x二更红人系列视频《“红”利》中表现地更加透彻。
《“红”利》,记录了十位在微博成长的红人故事。视频以红人视角的讲述,呈现出他们不一样的“收获”轨迹,并希望借助他们的经历、视角和感悟,向所有人展示微博内容深度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红”利》视频,在讲述红人成长,也在见证红人价值。3月14日,首期精彩即将来袭,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