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的国庆假期,来自日本的一条新闻几乎成了固定节目,中国游客几乎把半个商场搬回了家,马桶盖是其中的翘楚。
财经作家吴晓波实地考察了,这种马桶盖售价2000元人民币左右,说实话很贵,但功能强大,抗细菌、方便冲洗,重要的是,能瞬间加热座圈,冬天不用再坐冷冰冰的马桶了。
日本营业员用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
受欢迎的岂止是马桶盖,把米饭煮得晶莹剔透的电饭煲、纳米技术的吹风机、更耐磨的陶瓷菜刀、适合亚洲人的电动牙刷,都是中国游客的最爱。
还有,新一代的爸爸妈妈,为孩子花钱更是不含糊,他们情愿付出比国内高得多的价钱,给孩子换来海外的奶粉和纸尿裤。
说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是夸赞外国商品多么好,也不赞叹中国人的购买力多么强。
而是要和大家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出国去买这些东西?我们自己的制造业,如何赶上乃至超过当今发达国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方方面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今天我们只讨论物质方面,话题更小一点儿,只讨论制造业。制造业发达了,我们才有条件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
首先从全球来看,中国已经是GDP世界第二、制造业体量全球第一的经济体,成绩有目共睹。
但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美国正在搞制造业回归、德国高调推进“工业4.0”、日本在考虑所谓的“中国+1”,他们所计划的,是始终走在中国制造业的上游,垄断高端技术和产业,拿走全球市场的大蛋糕。
今年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冲突已经摆在桌面上了,我们必须增强制造业实力,挺直腰杆。
其次,来看看我们自身。我们的人口结构一直在变化,低成本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土地资源也不再便宜,这些都挤高了制造业的成本。
如果我们还是只能生产两百块的马桶,造不出两千块的智能马桶圈,那就只能眼看着利润降低,让人家拿走市场。
毋庸置疑,国内外环境都要求中国制造业做出改变。问题是怎么变?如何变?
按照发展水平,全球制造业可以分成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看重科技创新能力,以美国为首;
第二梯队,在高端制造领域大有作为,包括欧盟和日本;
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业国家,我国大体上处在这个梯队;
第四梯队,主要是一些出口资源的国家,包括中东那一圈儿石油输出国,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几个国家。
情况很清楚了,我们处在第三梯队,水平不高。有些人说,那就尽力往上爬吧,从第三梯队努力爬到第二梯队,再尽力升到第一梯队,这种说法叫“次第升级”,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往上爬。
还有种针锋相对的说法,叫“弯道超车说”。这种说法认为,有些时候,制造业的发展并不均衡,就像田径比赛一样,落后的运动员在直道上积累能量,在弯道上超越对手。
举个例子,日本的索尼、松下、先锋,是消费电子制造业的佼佼者,它们怎么成功的?学习美国的技术、模仿美国的产品,做到比美国人更好,最后成功卖到了全世界。
还有韩国,三星卖到国际市场上的内存、显示器、手机,每年为它带回去巨额利润。早在上世纪90年代,韩国就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力了,先模仿再创新。
“弯道超车”听上去比较酷,在一个支流领域,持续学习,把它变成主流,并且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这样制造业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那么中国的制造业,走“弯道超车”这条路可行吗?
不太行,中国太大了,在一两个制造业领域成为领导者,恐怕不足以带动整个国家向前跑。
日本和韩国,论国土和人口都不能和中国比,它们在少数几个领域做精,就可以把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撑得差不多,但中国不行。
一些人说,中国不走“弯道超车”的路,也不去“次第升级”,干什么呢?走第三条路——跃迁。
这就是《跃迁》这本书要和大家讨论的,在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一个整体跃迁,领跑世界。它的作者包括清华大学的研究学者,国家工信部的特聘专家。
物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电子跃迁。
大概意思是,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转,而且分布在不同的能级轨道上。
如果一个低能级轨道上的电子,吸收了一定的能量,就能瞬间转移到高能级轨道上来。这就叫“电子跃迁”。
这本书的作者说,中国制造业要像这个电子一样,整体性地跳到层级比较高的地方。这不是几项技术创新就能推动的,这必须是一场大变革。
我们有历史可以参照,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一次大跃迁。
当时的电气化革命,不仅催生了电力、汽车、化工这些新行业,还改革了生产组织方式,零部件标准化了、生产也流水线化了。
另外还出现了很多原来没有的职业,比如会计师、投资人、职业经理。前面所说的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变革,和这个当然不能比。
还有,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初是在欧洲兴起的,传到美国,才焕发了全部的活力,也让美国坐定了世界的头把交椅。
那现在有一场类似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吗?
有,这就是基于智能化的产业革命,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
这场大变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比如金融业的翘楚高盛集团,全球600个交易员最近只剩下3个人,99%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占据了。
2016年,富士康昆山工厂宣布引入机器人,同时解雇了6万名工人。据说,昆山地区有600家企业计划引进机器人,这也意味着,250万人即将失业。
下游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上游却陷入了人才荒。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仅仅在重庆,智能机器人这个工业领域就缺少7万技术工人。
如果能完成这个人才转换,我们的制造业就能前进一小步。
总之,大变革已经来临。《跃迁》这本书,详细为读者介绍了这次智能化产业革命,和我国制造业正在奋斗的跃迁之路。
我们共同期待,十年之后,中国制造业不仅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领先世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