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模式高度成熟,市场流动性充裕,互联网贷款监管落地……这一切促使消费金融行业在资金端的竞争进入新阶段。
分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热起来,推动市场资金进一步向少数头部平台集中。
然而,消金行业的核心还是在于资产端。在仅存的头部平台之间,分润模式拼到最后,还是要拼客群,而这主要取决于场景。
从蚂蚁、京东到乐信,都是自建消费场景的典范。多年来,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消金行业,它们一直都是绝对头部。
如今资金端的分润模式之争全面打响,接下来战争焦点将回到资产端的消费场景。
消金领域的新一轮淘汰赛现在进行时。
从重资本到轻资本
从最早的京东金融,到最近的蚂蚁金服、360金融,它们在名称上完成了从金融、金服到科技、数科的转变,也是这些巨头回归科技赛道的必然之举。
更名并不难,但在通往科技公司的路上,哪怕是头部平台,还要经历更多考验。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在业务层面彻底实现从金融到科技的转变,如何将信用风险敞口降到最低,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严格意义上,只有无需承担金融风险的收入,才能称得上科技收入;而只有科技收入占据主导的公司,才能称之为科技公司。
对于普遍以消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推动助贷模式转型,从重资本的担保模式走向轻资本的分润模式,就成了强化科技属性的必然之举。
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做实自身核心风控责任刻不容缓,从担保模式转向分润模式也是大势所趋。
又是一场大洗牌。2017年以来,消费金融领域的强监管使得助贷成为主流,而助贷本身的高门槛,使得99%的玩家退出了市场。
当助贷业务从担保模式转向分润模式,其门槛进一步攀升,将使得仅存1%的玩家再来一场贴身肉搏,最终的剩者将寥寥无几。
从目前来看,除了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巨头,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当中,乐信、360数科已经脱颖而出,拿到了新赛段的入场券。
以乐信为例,这家公司在2017年就开始试水分润模式。今年一季度,其分润模式下的助贷业务占比大约为26%,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达到30%,计划到年底进一步提升至50%。
一个多赢的转变
分润模式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驱动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的获客渠道和风控模式不得不因时而变,迫切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
另一方面要归因于流动性格局的变化。近年来,货币政策整体宽松,市场利率不断走低,推动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参与到助贷业务中来,导致优质资产日渐稀缺。
如此一来,手握优质资产的金融科技平台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为解决业务规模限制的问题,这些平台无法继续提供担保模式的助贷,而资金方为了获取优质资产,只能让步。
客观上,金融机构的这种让步,也是经过了对风险与收益的再次权衡。它们需要直接承担的风险更高了,但同时利润也大大增加。何况,在以往的担保模式中,并不能让商业银行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更重要的是,既然商业银行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就会倒逼它们主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控技术水平,将核心风控环节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是监管乐于见到的情形。
鉴于当前资金面依然供过于求,分润模式对金融机构是挑战更是机会。尤其对中小金融机构而言,若能更早接受这一模式,则可以率先与头部金融科技平台建立深度连接,快速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在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此前它们需要向资金方缴纳相当于放款量5%-10%的保证金,其自有资金总量就成了助贷业务规模的天花板,于是成长空间与估值空间都被掐住了。
在分润模式之下,金融科技公司得以摆脱保证金带来的杠杆约束,充分发挥自己的获客导流和辅助风控等能力,并且成功将金融收入变成非金融收入。
虽然利润率也有所下降,但是业务稳定性增强,成长预期更加明朗,由此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以量补价。
终极较量在场景
不难看出,分润模式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个例子是,某股份行与某金融科技公司从2015年起就开展助贷业务合作。2018年,双方开始尝试分润模式,之后将业务规模提升了30%,该行的利润率则提升了1倍——在担保模式下,该行大概收取7-9%的资金成本,在分润模式下,可以获取16-18%的收益。
然而,分润模式给金融科技公司带来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在该模式下,如果底层资产质量不佳,很可能导致大量资产无法过审,合作很难继续开展;又或者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辅助风控服务不过关,一旦给资金方带来大面积的亏损,将很快在市场上名声扫地。
在分润时代,金融科技公司要么掌控优质的资产,要么拥有强大的风控技术,否则将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这对于一些还在苦苦挣扎的中小平台来说,或许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在新一轮的淘汰赛中,资产质量与风控技术,哪一个才是关键变量?
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风控技术的护城河是相对有限的,往往也是暂时的,最终能够拉开差距、决定格局的还是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的核心在于人群,也就是消费场景。
从蚂蚁、京东到乐信,它们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离不开多年来矢志不渝的场景建设。
这是因为,技术上的软肋,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快速弥补,但场景建设是无法速成的,是一个高门槛、高投入且长期性的过程。
除了老资格的蚂蚁、京东,乐信同样如此,其旗下的分期乐是中国第一家分期电商平台,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重要开创者。2013年以来,虽然行业环境动荡多变,乐信始终坚持以分期乐为核心,不断加码场景建设。
去年4月,乐信CEO肖文杰提出将发力“新消费”的全新战略。如今,乐信形成了分期电商品牌“分期乐”、数字化全场景(线上+线下)分期消费品牌“乐花卡”、会员制服务品牌“乐卡”等为矩阵的新消费服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乐信用户量已经超过1亿。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乐信的新消费战略全面发力,叠加分润模式的快速推进,将同时加宽这家公司在资产端与资金端的护城河,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又将相互促进、彼此强化。
概言之,分润模式不过是消费金融的中场战事,而围绕场景/客群的资产端布局,才将是决定下半场格局的关键之战。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