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战略里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反正,总是要比别人多一点“独特价值”,好让客户选择我们的概率增加。翻译过来,到常规的行业里去看,就是制造行业拼服务,服务行业拼价值,什么都没有就拼价格。
我们调研的无论是to B还是to C的客户企业,从团队的回答里来看,都大致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加强服务。如此来看,服务代表着商业的未来,是重要的客户价值,这基本已是共识。可是,问题来了,什么是服务,怎样服务?
一、我对服务的定义是:有情怀,有原则,有价值地取悦客户。
1.“有情怀”
实际讲的是服务之前的客户细分,这在上一篇里已经谈及,在此不再做赘述。(见:客户价值的常识(2)——谁才是我们的客户?)
2.“有原则”
实际上讲的是服务的边界。客户细分完以后定然也不会做出偏离我本来价值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譬如作为一个专业的顾问,向甲方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培训服务,但顾问基本不会给客户“打扫私人房屋”——即便客户偶尔开玩笑提出这个要求。不是不可以,而是这样做是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浪费,属于你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很多。到头来仍然是不懂服务。
3.“有价值”
说的不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在“有情怀和有原则”里已经包括了。这里说的有价值,是发展价值。即对客户的增量价值有无促进作用。毕竟,客户与你合作的终极动力并不是情感,而是组织收益。锁定这个基本原点,杂乱无章的服务,忽然也可以变得不那么无序了。
二、由此,我们可以重新定义服务的维度。从低到高,分别是情感层,需求层,价值(发展)层。
1.情感层的服务
是最不牢靠的、被动式的服务。这个服务属于赠品。有它,感觉好点儿,没它,貌似也不太影响。按照中国人的人文特质,最容易完成的也是这个。譬如客情关系,送个小礼物,请吃饭喝酒等等。
2.需求层的服务
即在原先提供价值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些额外的价值,这个价值看起来是赠品,可实际上却是决定无差别竞争中的“差别竞争”。譬如你经常在一家店里买米,并不是价格最低的缘故,而是他可以免费或者少费用送货上门。不是怕你累着,而是你正好没有时间消耗在这一类上。所以看起来增加的赠送的送货服务,实际上是另外一种需求。这种需求一般不明显,需要在客户端挖掘。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是一种积极正向的经营理念,是值得在团队中推广的。譬如快递小哥离开你家门的时候,顺便把垃圾带走了。又譬如卖了设备以后,主动帮客户培训指导保养等(假设这原先并不是合同约定的一部分)。
3.价值层的服务
是基于协助客户目标达成的终极思维模式。这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从供给方,重新定位自己价值的转型思维模式。需要知道,客户买你一个阀门,绝对不是为了有这个阀门,而是需要阀门在这个时间段里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从而能为更下游的客户提供价值。所以,为什么要在阀门的价格上讨价还价呢,甚至,为什么要买阀门呢?由此,SaaS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求所值。从这个层面来看,还会觉得服务是个附加,是个“不值钱”但却费钱的游戏么?
服务的本质在双赢,首先是客户赢,其次是自己赢。聚焦地向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而不是大包大揽。追求纯粹感动客户的服务,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耍流氓行为!在价值层的服务层级里,思维转型以后,就会让自己的服务更加前置。跟客户真切的绑定在一起,锁定它的价值需求。
提前布局让客户减少风险和损失,比出了问题你随叫随到,更有价值。多做一些客户的培训,减少客户的损失和浪费,比讨价还价降低利润更重要。站在产业链角度来共同消除浪费点再平分利益,比额外让利表达诚意更重要。
诚然,这个转型涉及到上下游,当然会稍有难度。经营者先在自己的思维层打通,再去做上下游的联动,就会简单许多。这样,经营者也知道了与供应商的交互模式,以及与客户的交互模式,很有转变甚至是重建的必要,也很容易看得出其中的价值空间是多么的巨大。
所以懂得客户也就懂得了供应商。各自在价值链的节点上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还可以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者关于“人才不够,团队能力不够”的焦虑。
因为格局,所以价值。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本站承接各类商务合作,如有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